锅炉燃烧室或者高温烟道在进行耐磨、耐火材料砌筑及浇注料浇注时,会加入大量的水分,造
成材料水分含量很多。施工结束后应严格根据材料性能进行烘炉。若烘炉不能按正确的烘炉方法进
行,必然会使材料内部蒸汽压过大,造成材料结构剥落或材料内部的热应力损伤,严重影响锅炉的
安全运行及材料的使用寿命。因此,锅炉在正式投运前,烘炉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。
烘炉目的是排除耐火材料施工后衬体中的游离水、结晶水,以获得耐火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。
正确的烘炉操作是缓慢地驱逐砌体内水分,不使之骤然发生应力,并应制定具体烘炉措施,绘制正
确的烘炉升温曲线,避免无序、任意操作。
耐火材料衬体施工完毕后,在点火烘炉前应进行自然干燥养护。其干燥程度主要取决于环境温
度和经历的时间。一般要求施工完成后经7 天左右的自然干燥养护,方可加热干燥。
自然干燥养护后,炉衬中仍有大量的水分,不定型耐火材料中含有的大量游离水和结晶水必须
在烘炉时排出。根据厂家提供的耐火浇注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试验,浇注料表面水分在80~110 ℃时
蒸发,此后排水速度减缓,随着温度继续升高,到300 ℃时,游离水和结晶水不断排除,到600 ℃
时完成晶型转化和聚合作用,800 ℃时达到设计要求的烧结强度,完全释放热应力。为充分排除深
层的游离水和结晶水并完成晶型转化,必须在80、110、300、600 ℃时恒温一段时间.
烘炉时,测温点的位置应有代表性,一般设在烘烤温度最高、升温速度最快的部位,同时热电
偶端面应与衬体工作面平齐或缩进5 mm 左右,以真实地反应衬体温度。在燃油燃烧过程中,当烟
气温度升至烘炉曲线要求的范围时,停止升温,恒温烘炉。
烘炉时,80~300 ℃这个阶段是烘炉的关键阶段,这主要因为水在110 ℃时变为水蒸汽,此阶
段脱水量大,脱水速度快,排出水分速度对浇筑料的影响很大,如果水分排出太快,内部残存水分
扩散速度不及表面蒸发速度,内部水也会受热变成蒸汽,产生膨胀,致使浇注料收缩发生龟裂,降
低粘结强度,使强度削弱,因此应适当延长这段时间的保温。从110 ℃升温到300 ℃时,应有缓慢
的升温速度,升温速度过快,耐火材料表面干燥也就快,大量气化水分无法排出,会产生破坏性蒸
汽压力,使耐火材料产生裂纹或开裂。温度到300 ℃时,结合水和结晶水变为气体,从排气孔排出,
因而,要有足够的烘炉时间,才能彻底排除结晶水。
原则上整个烘炉过程中,炉温只能上升,不能下降。若升温过快,超过当天升温计划,只能保
温或减慢升温速度,严禁急升急降;升温达不到当天计划时,严禁急切追赶计划,应缓慢地接近计划
值,尤其在晶型转化和聚合作用温度区域,更要严格按计划升温和恒温。
烘炉时,110℃至300℃这个阶段是烘炉的关键阶段,这主要因为水在110℃时变为水蒸
汽,此阶段脱水量大,脱水速度快,排出水分速度对浇注料的影响很大,如果水分排出太快,
内部残存水分扩散速度不及表面蒸发速度,内部水也会受热变成蒸汽,产生膨胀,致使浇注
料收缩发生龟裂,降低粘结强度,使强度削弱,因此应适当延长这段时间的保温。从110℃
升温到300℃时,应有缓慢的升温速度,升温速度过快,耐火材料表面干燥也就快,大量气
化水分无法排出,会产生破坏性蒸汽压力,使耐火材料产生裂纹或开裂。温度到300℃时,
结合水和结晶水变为气体,从排气孔排出。到600℃时完耐火材料成晶型转化和聚合作用,
形成有机结合。
烘炉分为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 常温至110℃的烘炉,烘干游离水。
第二阶段 110 至350℃的烘炉,烘干结晶水。此阶段烘炉时为了保证耐磨、耐火材料的
安全,分为两个温度段烘炉:1)110℃至250℃; 2)250℃至350℃
第三阶段 350℃至600℃的烘炉,使耐火材料完成晶型转化和聚合作用,形成有机结合。
上一篇: 关于真空锅炉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
下一篇: 热水锅炉用水为何要进行处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