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净环保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数量高居环保上市企业首位,授权专利数量和制定国家、行业标准数量遥遥领先同行,强劲的创新动力来自——
不创新毋宁死的忧患意识重人才重市场的环境机制
盛夏,赤日炎炎。记者走进地处闽西山区的龙净环保,一连串惊讶和不解扑面而来:
1992年至2013年,福建设立评选省优秀新产品期间,凭借BEH高效节能型电除尘器等新产品,龙净将唯一一个特等奖收入囊中,并连续四年斩获一等奖,在省内众多企业中独占鳌头。
继1999年BE型电除尘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后,龙净又自主研发电袋复合除尘器,从原本由电除尘器、袋式除尘器两分天下的市场格局中突围,一举改变环保除尘技术和环保产业的格局。2014年,龙净的“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及产业化”项目拿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打破除尘领域国家科技奖十五年的空缺。
2001年,龙净在国内首家引进德国鲁奇公司的干法脱硫技术后,进行干法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工艺技术的二次自主创新、攻关提升,突破大型化应用的技术瓶颈,实现了该项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及钢铁烧结行业的规模化应用,研发和应用属于国际领先。
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,龙净依靠科技进步创造了神奇。这家上世纪70年代初创办的地方小厂,2015年销售收入近74亿元、净利润5.6亿元,成为全球最大的大气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商,稳居国内环保产业第一品牌。在龙净采访,见到、听到最多的,是“技高一筹”四个字,它是企业的发展战略,也是每一个龙净人咬定的发展目标。
一组数据或可揭秘龙净神奇的背后:2015年,龙净研发投入逾2.9亿元,占营业收入的3.94%,远远高于全省、全国平均水平;研发人员达1126人,占员工总数的17.91%。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数量高居环保上市企业首位。
截至目前,龙净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02项,其中发明专利就有101项;主持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43项、参与制定47项,遥遥领先于同行。
“没有科技创新,就没有龙净的今天。”总经理黄炜如是说。在这里,创新是不创新毋宁死的忧患意识,是市场牵引、需求导向的良好机制,是不拘一格、尊重知识的人才环境。
创新无止境的“龙净气质”
龙净,专注于烟尘治理。让更多的人自由呼吸清新洁净的空气,是龙净人的梦想与追求。
追梦路上,科技创新一直是龙净前行的最强劲动力。而当创新的因子深入骨髓、融进血液,当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、永无止境,龙净的身上,亦散发出独一无二的创新气质。
这种气质,是不创新,毋宁死的忧患意识,是市场牵引、需求导向的良好机制,是不拘一格、尊重知识的人才环境。
在龙净采访,见到、听到最多的,是“技高一筹”四个字。它是企业的发展战略,也是每一个龙净人咬定的目标。
恰恰是创新无止境的“龙净气质”,让龙净站在了“技高一筹”的制胜点上。
不创新,毋宁死强烈的忧患意识给龙净带来了什么?
初到龙净,任何人的第一反应,相信都是为龙净的创新能力、创新成果而惊讶、钦佩。
若深入探究,让人最为震撼的是,这样一家阔步向前的环保产业领军企业,始终对科技创新抱有强烈的忧患意识。
采访中,龙净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常说的是“创新是立身之本”“不进则退,今天不创新,明天就会被超越”“不盯紧市场需求,随时可能被淘汰”。
龙净人早已将忧患意识、危机意识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对于科技创新的方向、创新路径的选择保持清醒的认知和战略定力。
2001年,法国,阿尔斯通公司。龙净环保总经理黄炜带队前来,谋求阿尔斯通转让高频电源技术。高频电源是电除尘器实现节能的关键技术之一。
“阿尔斯通一口回绝,说这是核心技术,不好出价。最后我们提出能不能和研发人员见见面交流一下,可是连这个请求都被拒绝了。”国外公司的傲慢,深深刺痛黄炜的心。
“不卖,咱就自己来。”黄炜说。龙净憋住一口气,用4年多时间,自主研发成功高频电源。产品一上市,“逼”得阿尔斯通将产品价格直降一半。龙净亦凭此拿下省内企业的第一个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。
“现在单纯依靠引进、消化、吸收、再创新的路子,已经很难走通了。”龙净副总经理郭俊深有感触。龙净人明白,只有依靠自主创新,才能争得市场话语权。
现在的龙净,底气十足,早就成了国际环保产业巨头尊重的对手。
2008年,正是电袋复合除尘器在市场上突飞猛进之时,发生了一场被动等待还是主动突破的争论。
“当时,有电厂提出希望提高除尘器滤袋的使用寿命。”龙净副总经理修海明说,“如果等待滤袋生产单位研发新的滤袋材质,既被动,还会影响市场推广速度。而自主研发要面临许多困难,是等还是攻,争论激烈。”
最终,“主动突破”占了上风。龙净专门组建电袋滤料选型课题组,研究滤料和不同工况的最佳配比方案,并成立滤料检测中心,定期联系业主,跟踪项目是否有破袋情况,抓住电厂检修、停炉的机会,抽样寄回滤袋进行检测分析,掌握滤袋强度衰减、纤维腐蚀等数据。高强度、耐腐蚀的新型滤袋很快问世,不仅成本下降20%,而且至少五六年“一破难求”,综合经济性能受到好评。
龙净人懂得,只有不断研发新产品,才能持续占领市场新高地。
近年来雾霾频发,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成为迫切需求。2014年和2015年,国家有关部门两次发文,明确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的标准,浓度要低于1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。这既是环保产业的机遇,也是技术创新的压力。龙净,凭借对环保大势的敏锐预判,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前瞻,迅速组织了对煤电超低排放技术“集团军式”的技术攻坚战。
2013年,脱硫事业部在原有干法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工艺技术的基础上,向超低排放“进军”,率先拿出“干法超净+”技术。“经过一年多的攻关,2014年首先在广州石化实现应用,目前已经累计中标40多台套超净设备,全部一次投运成功。”事业部副总经理林春源说。
电除尘事业部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发湿式电除尘系统,不仅让燃煤机组稳稳达到了超低排放,还能有效控制细颗粒物;电袋事业部在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基础上,研发出了超洁净电袋复合除尘技术,排放标准低于5毫克每标准立方米……
目前龙净已拥有湿式电除尘、超净电袋、干法超净+、余热利用低低温电除尘等一系列超低排放利器,可通过不同组合配置,提供多条技术路线,满足不同客户的超低排放需求。
不同产品,殊途同归,指向同一技术创新目标:烟尘污染治理超低排放。
不创新,毋宁死。龙净挑战自我、超越自我的勇气与魄力,非同一般。
市场牵引,需求导向如何构建畅通创新通道的合理机制?
“市场的需求就是研发的方向,用户存在的问题就是技术攻关的课题。”这是龙净环保CEO吴京荣对公司技术部门和科技人员提出的明确要求。
走进龙净工业烟尘净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,仿佛来到了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展览馆。不同原理、不同技术的装备,都能在这里找到身影。
“每一项技术、装备,都经过中试、检测、反馈和改进之后,从这里走向市场。”研究中心主任杨丁说。
从企业实验室起步,到如今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,从基础研究,到应用研究,龙净系统、全面的实验设备与条件,在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实验室都极其罕见。龙净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装备的研发、测试、验证及设计仿真能力建设持续走在同行前列,自主研发建成了多功能电除尘、湿式电除尘、电袋复合除尘、脱硫、脱硝以及模拟电场等一大批大型中试试验台。
尤其是流体仿真中心,配置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软件,以及运算次数理论峰值可达每秒一万亿次的计算机集群,加上大量工程经验的积累,使得龙净工程流体仿真能力媲美国际著名公司。
就在今年6月,国家环保部正式批复依托龙净建设“国家环境保护电力工业烟尘治理工程技术中心”。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目标是,突破大气污染物减排、协同控制和系统集成技术,有效解决当前电力工业大气污染问题,推动电力工业向清洁、绿色方向发展。
研究中心连接产学研,搭建创新枢纽。
“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同点,是向市场价值的转化。”主管技术的郭俊副总经理认为,“企业是创新主体,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找到创新的方向。而高校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,则需要在开发、应用中检验是否满足市场需求。”
有了企业的实验研究中心,产学研就不是“两张皮”,理论语言和产业语言就能够打通、对接。
龙净将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——澳大利亚颗粒技术咨询研究中心的技术引进企业,并吸纳澳籍专家为研发带头人,成功地通过数值模拟分析,驱动了多项技术、设备的研发,推动了实际工程应用。
无障碍沟通,产学研各方最终都说出了相通的市场语言。
市场机制配置创新资源,形成创新合力。
早在2010年,龙净实验研究中心就启动了湿式电除尘技术的研究开发,自主设计制造了国内领先的湿式电除尘器综合实验台,并于2011年初实现了首台试验性湿式电除尘器的成功投运。
“国家提高了燃煤电站的排放标准,当时已有的干式电除尘技术存在瓶颈,很难实现低排放。”龙净环保机械总工程师林国鑫说,“在除尘装置后端增加湿式电除尘器,可以终端把关,势在必行。”
经过在研究中心的成功孵化,湿式电除尘器马上被正式列入龙净的新产品研发项目,走出研究中心,“转战”进入电除尘事业部。技术团队联手,专家资源共享,公司层面给予经费保障、人员支持,集中力量攻关。由此,项目推进速度一快再快。
2013年初,湿式电除尘器在上海长兴岛第二发电厂投入运营;2013年10月,“燃煤电站PM2.5新型湿式电除尘技术及装备”课题纳入863计划;此后不到一年,湿式电除尘器在首台33万千瓦机组和首台67万千瓦机组实现应用;今年5月,“WBE型湿式电除尘系统”通过工信部鉴定,龙净又拥有了一项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。
瞄准潜在市场需求,推动创新升级。
今年3月,龙净再一次开启了大气污染治理的新模式。由其承建的国内电力行业首个烟气治理环保岛——华电邵武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正式开工。在这一个“岛”内,就涵盖了烟气余热利用装置、低低温静电除尘器、湿法脱硫系统、湿式电除尘器。
“燃煤电厂在应对超低排放时,遇到的问题都比较类似,要么场地有限、空间不足,无法加装新的环保设备;要么环保设备加装越多,成本越高,整体费用越多。”龙净环保节能总工程师廖增安说。
总能“先电厂之忧而忧”的龙净,在国内率先提出了“烟气环保岛”概念,通过对上下游污染物治理的协同提效,为燃煤电厂提供从锅炉到烟囱的“一揽子”解决方案,同时实现对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烟尘、汞等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。
廖增安说,目前龙净中标的烟气环保岛项目已有省内外4台机组,合同金额约6亿元,开创了烟尘污染综合治理新服务模式。
好机制,确保了龙净的创新源源不断,研发一代、生产一代、储备一代。无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,始终傲立潮头。
不拘一格,尊重知识靠什么聚拢人才筑起智力高地?
面色红润,腰板挺直,精神矍铄。如果不是有人提前告知,绝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就是龙净人反复提到的八旬老专家——林宏。
他是龙净除尘技术首席专家,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的奠基人,绝对的“宝贝”。
2001年刚到龙净时65岁,如今仍以80高龄战斗在技术一线。“原来就只准备干两三年,可这一来,15年了。”林宏说,恐怕一时半会儿还停不下来。
人才是创新之本。龙净的人才文化里,最核心的是“尊重”二字,对人才、对知识、对创新的尊重。
上世纪90年代中期,黄炜率先在龙净提出了电袋复合除尘技术构思。按照龙净“追随人才”的理念,瞄准一项技术,就盯着这个领域内最好的人才,主动上门,不拘一格,为我所用。
林宏无疑是最契合黄炜思路的人——出自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,既搞过电除尘、又搞过袋式除尘,还在两个领域内分别拿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三等奖。
反复沟通,三顾茅庐。他们约定,等林宏一退休,就到龙净。
林宏的爱人因不习惯龙岩的气候,仍留在天津居住;两个女儿,一个在广州,一个在国外。能让老人家独自一人在龙岩待这么长时间,靠的绝不仅仅是待遇。
林宏反复提到,对待专家、对待人才,黄炜极其真诚。“在龙净,技术面前没有领导、没有权威。一旦公司认准了创新的方向,就会充分信任,给钱、给人,全力支持。”
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林宏在龙净迎来了事业的“第二个春天”,在这个平台上登上事业新的高峰。“不断前行,不断遇到新的问题,不断突破,对我来说,同样是在挑战自己、超越自己。”林宏自豪地说,“我到龙净以后,还培养出两个教授级高工、11个高工和80多个工程师。”
更可贵的是,林宏所在的电袋事业部,累计创造100多项专利,其中发明专利超过20多项,龙净的第一本专著、国内环保行业唯一的产品国标,都出自该事业部。
像林宏这样的“宝贝”,龙净还有不少。澳大利亚工程院、科学院“双院院士”余艾冰,来自德国的世界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技术创立者沙瓦,来自日本的管带机世界第一专家千田修……
老专家来了不想走,年轻的博士、硕士,也有成就自己的舞台。
三明人叶兴联,2010年从浙江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硕士毕业后来到龙净,如今担任流体仿真中心主任。
“中心现在的实验条件和水平,当初怎么敢想!”小叶兴奋地说。好平台提供了尽情展示才华的空间。仅发明专利一项,6年来,小叶就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,拿下7项。
2014年开始,龙净实施为期十年的员工持股计划。每年以上一会计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基数,提取10%的奖励基金,为300多人的核心团队购买公司股票,给予激励。小叶亦在其中,已连续参与三期。
如今,小叶的事业蒸蒸日上,在龙岩立业成家,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。说起在龙净的日子,脸上洋溢着幸福。
年轻的朋友来相会,干事创业显身手。本就是情侣的浙江大学博士郭志航、澳大利亚纽卡斯特大学博士贺艳艳,被龙净相继延揽过来;老家四川的杨丁,与同为大学同学的女友来龙净打拼十年,安家落户。
“领军人才代表创新的高度,全员创新拉开创新的宽度。”黄炜说。
“每个龙净人都应得到尊重”,这是龙净企业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。龙净鼓励员工创新,尊重每一个人的创新点子,给每一个有能力的人提供释放能量的舞台。
“我只是一个工人,喜欢琢磨改进生产工艺装备,现在公司拿我当专家了。”因为爱钻研、能创新,黄廷健已经成了龙净的名人,从初中学历的一线工人被破格提为公司特级工艺师,享受中层干部待遇。
黄廷健还成了龙净的名片。“廷健式滚针机”“廷健式焊针机”“廷健式基板冲孔模”,这种以员工名字直接命名的工艺、产品、技术,在龙净也成了一道风景。
上一篇: 韩国斯大董事长裴光泰专访